作者為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教授、東協研究中心主任今(2018)年五月印度總理莫迪(Modi)領導的印度人民黨在選舉中接連獲勝,月反對陣營討論後決定團結,希望在明(2019)年大選擊敗印度人民黨,而避免選票分裂是關鍵。印度多個反對黨雖已有共識,團結才能對抗印度人民黨,但由誰角逐總理及利益分配,都可能造成反對黨聯盟瓦解。印度大選競爭激烈,領導大眾社會黨(Bahujan Samaj Party, BSP)的「賤民女王」瑪雅娃蒂(Mayawati),和崔納木國大黨(Trinamool Congress, TMC)主席班納吉(Mamata Banerjee),都有角逐總理的可能。國大黨主席拉胡爾‧甘地(Rahul Gandhi)指出,如果國大黨在國會下院擁有足夠席次,他也會成為總理候選人。除了內部對於莫迪的領導迭有雜音外,莫迪對外政策也遭到挑戰。特別是印度與中國的競爭方興未艾。眾人皆知當前南亞和東南亞已經成為中國和日本、印度等區域競爭對手的新競技場。北京推動「一帶一路」的倡議廣為人知,其針對前述區域提出的廣泛基礎建設藍圖,價值估計達一兆美元。而這項基礎建設戰略的核心理念,將會增強此兩個區域與中國的連結性,企圖讓中國穩居區域經濟(及地緣政治)的中心。尤其是在南亞,一系列「由北而南」的基礎建設計畫,不僅連結南亞與中國,也讓中國直通印度洋,讓中國(至少在某些方面)無須取道東南亞各國海岸,進而迴避相關阻礙。印度和日本同樣共同致力於南亞的基礎設施建設,惟相對於「一帶一路」較不為人所知。北京積極增進「由北而南」連結性之際,德里和東京當局則著重「由東而西」的基建計畫,包括積極合作在印度東北部推動建設,以及共同透過「亞非成長走廊」(AAGC)投資非洲,改善區域內的連結性。雖然印度和日本於野心和財源均不及「一帶一路」,但這些有志一同的國家承諾合作,藉由發展基礎建設強化區域經濟的互聯性,顯然已是地緣政治的新角力場。印度為因應中國擴張,透過東進(Act East)政策強化與東協國家和日本、南韓等國家合作,並以「鄰國優先」政策加強對鄰國援助與合作,更與日本合作援助鄰國基礎建設。東協國家正強化與印度合作以平衡區域強權,而台灣則推動新南向政策,把印度列為重要對象,讓印度在區域的角色更加重要。在建立南亞和東南亞的區域經濟連結方面,台灣或許可扮演重要角色。台灣當局若能促使台灣的公私營建築企業公司參與建設計畫,不僅能提升台灣在區域經濟中的地位,也能為台灣的民營企業開拓新商機。內外交迫下印度總理莫迪能否連任,必須視其亞洲政策推動成功與否。 ______________【Yahoo論壇】係網友、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,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,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>>> 投稿去


文章轉貼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
. . . . 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ebian9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